首页>新闻中心
济南市红十字会公益项目观摩暨“博爱泉城·阳光守护”品牌推介活动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5-11-21 00:33信息来源:济南市红十字会浏览次数:

    11月19日,2025年济南市红十字会公益项目现场观摩暨“博爱泉城·阳光守护”品牌推介活动在市中区、槐荫区成功举办。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科文卫工作室主任、市红十字会监事长张蓉,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刘勤,市纪委监委派驻第十六纪检监察组副组长马冬园,市审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市红十字会副监事长张峻峰,市资金结算中心民生保障处副处长朱珊,市民巡访团团长辛安及市人大代表、市红十字会监事会监事、市红十字会法律顾问及新闻媒体等参加活动,共同见证济南市红十字会公益项目的发展成效与监督创新实践。市中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宝安、市中区副区长王菊,槐荫区副区长逯明等陪同参加。

    活动伊始,观摩团走进济南市白马山小学生命教育基地,实地感受红十字公益项目的落地实效。济南市白马山小学结合小学生认知特点,通过“因校定课、师生全覆盖”的应急救护培训模式,打造“急救小卫士”系列课程,将急救知识融入游戏、动画与实操体验,通过情景剧《“救”在身边的英雄》和新编急救歌谣《生命的勋章——我是急救小卫士》等形式讲解心肺复苏、创伤包扎等青少年常见意外应对方法,打造符合小学生特点的应急救护培训场所,让急救技能成为师生必备素养,并成功承办了市级世界急救日宣传活动。

    随后,观摩团在济微路社区红十字会实地察看“博爱・维芳”红十字会工作室、“博爱直播间”等红十字服务关键阵地。社区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各服务阵地的运营模式、“四位一体”人道服务体系的构建思路以及在应急救护培训、红十字知识科普等方面的实践成果。该社区以“微光成炬”为理念,聚焦居民需求与“三救三献”核心职能深度融合,创新推出分龄化应急救护培训、场景化实操实训、“云端+线下”立体化传播矩阵及社企协同“双安计划”等特色模式,通过“救在身边”+“千人急救员”双链培训模式培育千余名持证急救员,相关工作先后荣获“山东省红十字会城市社区博爱家园示范点”等多项称号。

    座谈交流环节,与会人员集中观看了“博爱泉城·圆梦大学”公益助学项目宣传片《为爱成光》,直观感受到助学行动的温暖力量与透明运作机制。随后,市民巡访团团长辛安对市红十字会近年工作予以肯定。辛安表示,市红十字会在深耕实干的同时强化宣传引领,有效凝聚社会各界对红十字事业的关注与热爱。红十字应急救护的理论与实践,应从青少年群体抓起、深耕厚植。济微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王维芳分享了济微路社区作为“新老混合”的典型社区,依托“博爱·维芳”工作室深耕红十字基层服务的实践经验。

    王维芳表示,济微路社区通过“四微+多元”服务模式精准回应居民需求,这些成效离不开省市区红十字会的悉心指导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一步,社区将持续深化服务创新,优化精准化、多元化服务模式,让红十字精神扎根基层,为社区群众办更多的实事好事。

    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刘勤代表市红十字会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红十字事业发展的各部门及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刘勤指出,市红十字会高度重视监事会工作,监事会主动融入全市红十字事业发展大局,依法履职尽责,有效发挥监督效能。一是健全治理结构,完善监督体系。在红十字发展历史上首次设立监事会,建立了“理事会决策、执委会执行、监事会监督”的治理结构。同时,推动各区县红十字会依法设立监事会。二是完善制度规范,强化监督支撑。制定《济南市红十字会监事会工作规则(试行)》,修订完善包含《济南市红十字会捐赠管理办法》《济南市红十字会财务管理制度》在内的多项制度,引入第三方审计筑牢监督防线。三是聚焦透明度建设,提升红十字公信力。推动全市12个区县红十字会开通“博爱通”捐赠系统,制定《红十字会透明度建设指导规范》,实现财务、捐赠和业务信息在线公示,业务工作“网上办”“掌上办”,透明度工作获得2024年度地市级红透指数全国最高分。四是多维覆盖监督,提升监督质效。列席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召开监事会议,审议红十字会工作,参与“三重一大”事项议事决策,依法开展监督。

    市红十字会监事长张蓉表示,市红十字会监事会将用心打造“博爱泉城·阳光守护”红十字监督品牌,一是夯实监督基础,持续加强政治建设、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完善监事会工作机制;二是强化协同联动,推动纪检监督、政府监督、法律监督、社会监督与内部监督深度融合,构建“五监贯通”工作格局;三是聚焦关键环节,并常态化开展专项督查与问题整改,确保每一笔善款用得明白、每一个项目落到实处。此次活动既是对公益项目成效的集中展示,也是监督品牌建设的全新起点。

    下一步,市红十字会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把依法治会和提升红十字会公信力贯穿工作全程,以规范促发展、以监督强信任,为济南强省会建设与民生福祉提升注入更多人道力量。(文/刘子维 图/樊明明等)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